户户通行业网站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微信登录

推荐使用微信,快速注册登录

搜索
热搜:
查看: 189|回复: 2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高功率 + 高负载!专家揭秘国产中星9C卫星背后的研制技术难点!

[复制链接]

8

主题

67

帖子

100

锅币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521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昨天 11:59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您现在属于游客权限,请使用微信自动注册登录后,可查看和发帖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

x

6月20日,一颗新的广播电视专用直播卫星悄然启程。在赤道上空约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,中星9C卫星将接替服役多年的中星9号卫星,承担起持续稳定传输广播电视信号的重任。


接收信号的小型天线有时非常小,想让“小锅”收到清晰信号,卫星发射功率必须足够大。因此,在设计之初,中星9C卫星就面对着高功率、高负载、高热控的要求,是一个不折不扣的“重型选手”。

邹仁炜介绍,相较在轨的中星9号卫星,以及同为直播卫星的中星9B卫星,中星9C卫星不仅转发器数量显著增加,且每路功率大幅提升,这意味着卫星信号的覆盖能力和传输质量将获得显著提升,可有效支撑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广泛覆盖,更好地满足偏远地区用户的收视需求。

中星9C卫星面临的最大工程难点,是如何解决热量积聚问题,邹仁炜介绍,卫星研制团队为此采用了一条“成熟技术+设计创新”的路径,“这颗星选用的都是成熟材料、零件和技术,主要通过新的设计方法来解决热控难题”。

“我们来回调整、论证和优化热控方案,迭代了六七轮,最终仿真数据与热试数据几乎完全一致。”邹仁炜说,团队依靠传统器件和成熟路径,围绕导热支架、散热翅片、安装控制精度等方向多次优化方案,最终通过整星热试验验证,实现了热耗的高效导出。(来源:中国航天科技集团)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

主题

398

帖子

878

锅币

高级会员

Rank: 4

积分
2388
二楼
发表于 1 小时前 | 只看该作者
谢谢分享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三楼
发表于 半小时前 | 只看该作者
期待早日发挥作用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联系客服|关于我们|户户通行业网站 ( 京企业ICP备案号:17008987

GMT+8, 2025-7-19 11:31 , Processed in 0.204872 second(s), 30 queries .

版权所有:北京户户通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
© 2014-2021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,如有违反,追究其法律责任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